(秦鹏/译)发表在《性与婚姻治疗杂志》(Journal of Sex & Marital Therapy)上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同性伴侣遭受家庭暴力的可能性与异性伴侣相比只多不少。
之前的研究表明,有25%到75%的同性恋和双性恋者会遭受到家庭暴力,或者说是亲密伴侣暴力。然而,由于“代表性数据的缺失和对虐待行为的低估”,研究者相信实际比例应该远不止于此。“证据表明少数压力模型或许能够解释这些高度盛行的比率。”在一篇媒体通稿中,研究的作者、西北大学费恩柏格医学院精神病学及行为学副教授理查德·卡罗尔(Richard Carroll)说,“同性伴侣之间的家庭暴力更加严重,因为他们要应对身为性取向少数派带来的额外压力。这造成他们不愿意提及家庭暴力问题。”
在这份综述中,卡罗尔将家庭暴力描述为“发生在当前或者曾经的亲密伴侣之间的身体、性或者心理伤害”。他的团队发现,在所有关注LGBT(“女同性恋”、“男同性恋”、“双性恋”和“跨性别者”四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缩写)群体的研究中,大部分的注意力集中于女同性恋者,而男同性恋者、双性恋者和跨性别者遭到了忽视。这种狭隘的视野可能与异性恋伴侣不愿报告他们的家庭暴力案例有着相同的原因:他们恐惧而尴尬。男性尤其感到男子气概受到了打击。与此类似,LGBT群体的成员如果还没有对亲朋好友“出柜”,便可能不会报告遭受的虐待。
“我们需要让健康服务提供者了解到这一问题的存在,并且提醒他们要对同性关系中的这一问题进行估测,就像他们会对异性恋患者所做的那样。”卡罗尔说,“随着社会对这些人士接受程度的日益加深,希望压力和耻辱终将消失,让他们能够得到需要的帮助。”
独立无党派教育机构美国发展中心(CAP)认为这一矛盾的根源之一是对同性关系法律认可的不足。美国仅有19个州在法律上支持同性婚姻,其余31州尚不支持。这减少了LGBT群体中遭受虐待者可获得的资源。
异性和同性家庭暴力具备一些共同的特点,CAP继续指出(比如,虐待是一种恶性循环,施虐者往往有严重的精神疾病,心理虐待是最常见的形式。)但是也有一些细微的差异。比如说,“同性恋者通过威胁向同事、家人和朋友公布受害者的性取向来实施打击”,而且“同性恋受害者要比异性恋者中的女性更有可能反击”,造成执法人员认为打斗是双向的,但实则不然。
除了对健康服务提供者的教育,CAP还呼吁政策的全面改变。对于现存的家庭暴力,一旦有了涵盖LGBT群体的法律解读,以及地方、州和联邦级政府资助的同性服务,同性伴侣便可以得到他们需要的帮助了。
因为若要阻止性暴力,每个人都需要站出来负起责任。(编辑:粉条er)
最新评论